浙江和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浙江省安委会对全省危化品安全生产大检查再动员再部署

2015-09-09  admin 阅读 669
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深刻汲取事故惨痛教训,浙江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结合全省正在开展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开展全面彻底的隐患排查整治,建立详细的安全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求相关单位做到立即、彻底整改到位。8月15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后,浙江省安委会对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隐患意识再提高、隐患整治再强化、监管措施再具体,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彻底消除隐患。   
 
一、隐患意识“再”提高。一是“逐个体检”。针对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现状,对列入全国和全省重点监管名单的单位,组织专家加强巡查,覆盖到每一个危险化学品企业、每一处重点环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本地、本辖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企业、仓储企业和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面排查,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二是“群策群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分管行业和领域,将隐患排查治理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加强与消防、公安、质监、环保等职能部门沟通、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开展联合检查,将危险化学品排查工作落实到实处,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三是“实时监测”。在重点危化品生产、仓储企业检查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手段,在微信平台及时上传检查图片和查处隐患图片,倒排时间,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整改。   
 
二、隐患整治“再”强化。一是“集中会诊”。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对相关企业安全隐患逐一提出整改的内容、标准、时间等要求,督促企业严格抓好落实。二是“对症下药”。对已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督促当地安监部门及时下达整改指令书。同时,及时聘请相关技术专家上门指导及“回头看”。三是“推陈出新”。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及时更新装备、工艺,强化“两重点、一重大”(重点危险工艺、重点监管危化品和重大危险源)和“八大作业”等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三、监管举措“再”具体。一是“源头监管”。切实抓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建设项目试运行、方案备案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四个环节的审查关。抓好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许可关。并结合正在开展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未批先建和非法生产、储存、经营行为。二是“规范体系”。进一步规范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制度,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隐患自查自纠管理制度,做到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化,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实施危化品生产企业“红、橙、蓝”分色监管。善于发现和总结专项行动中制度性、规律性的内容、措施、办法,力求专项检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敢于面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解决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力求避免同类问题的出现和产生,不断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成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